
龍泉谷淵源
龍泉谷占地3000畝,有山有水有園林,奇觀異景、亭臺樓閣,航拍鳥瞰,整個景區猶如一片樹葉,夏季雨水充足,山間泉水汨汨涌出,恰似樹葉的葉脈,在絳色植被的掩映下,涓涓細流相交相溶,流向響水淘,夜深人靜之時,叮咚作響,使人陶醉。
人們常說百聞不如一見,縱使我用盡贊美之詞,使出洪荒之力,也不如親眼觀看真切,體味深刻。
請大家順著我的手勢看,右側是停車場,這里是游客接待中心,其中包括咨詢、休息、醫務、紀念品銷售、票務、訂餐等服務。那么我們現在所處之地是景區的大門,大家看,一條活靈活現的騰龍橫跨大門之上,頭東、尾西,龍口噴吐圣水,延綿不斷,取水即財之意,預示凡見此景觀者天天都有好心情,今后財源不斷,日進斗金,萬事如意!
大家請跟我進入景區。龍泉谷地處北下莊村北,此地人們俗稱桃源里,為什么稱呼為桃源里呢?因此山谷地形與范仲淹的《桃花源記》描述的桃花源地形地貌十分相吻。大家看,入口處狹窄,往前看,逐漸變寬,再往前走,繞過這個山包,是一片開闊地界。這景象不是與桃花源一致嗎?所以才有桃源里一說。大家看山,層巒疊翠,山林茂密,植被堆砌,品種繁多。據中醫藥劑師鑒定,龍泉谷群山中,野生中草藥達二百七十余種。象:丹參。遠志、益母草,葛根、貝母、穿心蓮,黃蓮、生地車前子等。山坡平地果樹、藥材品種繁多,且奇景異象、上古傳說、近代故事豐富盈耳,在今天的游覽歷程中,我將不時穿插景觀介紹間隙為大家講述幾例。

(走到“百年好合”樹處)
大家看這兩種核桃樹,樹齡一百六十多年。古水都有傳說,古樹均有故事。那么,這兩顆核桃樹就有一個美麗的故事。相傳清中朝時,一對青梅竹馬的男女青年,互生好感,私定終身。如果此事發生在今天,那是正常之事,而在清朝,兒女婚事要憑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,才算明媒正娶。私定終身,屬大逆不道。而這對男女青年,兩家大人結有多年宿怨。因而雙方家長極力反對,二人某天深夜相約逃婚,流落到龍泉谷,以野果泉水度日。夜晚相擁而臥,白天采集野果。有一天,二人驚喜的發現兩顆核桃樹苗,便用手扒開泥土,挖出樹苗,又用片石做工具挖坑栽在此處,每天用泉水澆灌,小樹苗漸漸長大,而冬季卻漸近而來。雖說相愛之人廝守一起有無限的甜美,但冬季寒冷,加之可食野果野菜日漸稀少,二人營養不良,經常餓的頭昏眼花。一天,他二人又來看核桃樹的長勢,偶遇一白發老者,老者詢問二人根由,并得知男青年姓何名生財,小名和氣兒;女青年姓郝名成珍,小名單字夢。老者聽罷,哈哈一笑說:“你二人原本天生一對,地配一雙。不說別的,從你二人的名字看,就是極好的姻緣,你叫和氣兒,大名生財,這不是和氣生財嗎?”老者又一指女青年說:“你姓郝,小名兒叫夢,大名兒叫成珍,合在一起,是好夢成真吶!這樁親事,我幫你們牽繩搭橋,現在就走,我肯定能勸通雙方家長?!庇谑?,三人到了雙方家中。白發老者曉之以理,動之以情。也是雙方家長思念各自兒女,大半年不見,又有老者口舌如簧,半天功夫,大媒做成。二人擇吉日完婚,婚后兒女雙全,美滿幸福。每當結婚紀念日,二人不顧千里之遙,總會到龍泉谷來看望這顆核桃樹。據說,二人均活過百歲,無疾而終。此故事流傳多年,并把這兩棵核桃樹叫做百年好合。
故事的真實程度如何,難以精細考證,但兩科核桃樹,相守相望,相伴成長,百年之上,倒是暗含了百年好(核)合之意。哪位游客如有興趣不妨留個合影,發到朋友圈,再講一下“和氣生財,好夢成真”的故事,也不失為茶余飯后的談資一項。
在景區門前我曾說過,龍泉谷有奇景異象,說到此,大家抬頭遠望,正北面的山,人們叫他橫山,山上有兩個天然溶洞,一個叫朝陽洞,一個叫朝陰洞,據傳,全真派道教教主王重陽曾在此處修煉傳道,朝陰洞也曾有一位資深道姑在此修煉多年,這陰陽二洞是鬼斧神工之作,喻陰陽相生,萬物通靈。
大家再看旁邊這口井,其實他是一眼泉,龍泉谷奇異之相在于,此山谷有泉百眼之上,雨季水旺,百泉涌由水成溪,一過雨季,只剩兩眼泉,一個龍泉,在前面半山腰上,一會我們再詳細介紹。那么這泉眼呢?就是鳳泉。龍泉、鳳泉取龍鳳呈祥之意。而這眼鳳泉因有一個動人的傳說,又被人們稱之為“思母泉”。